• - 因為別人與自己的立場不同,就否定他人。

  • - 以惡搞或取笑的方式對待別人。

  • - 惡言相向。

  • - 我行我素、自己為是的態度, 卻不懂得檢討、反思。

  • - 因為對立就不想了解對方。(這時看到的彼此往往缺點>優點。如果不多多欣賞別人的優點,只會討厭對方吧。與其互相批評、責備,不如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花時間挑毛病,互看不順眼的人是不太可能合作的,台灣需要團結:))

  • - 具有公眾影響力的非政治人物(如藝人),搧動支持他的人把票投給誰。

  • - 宣傳車的聲音、 過量的宣傳品。

 

文章標籤

se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從許多社會現象的觀察不難發現,我們身處一個情緒氾濫、充斥各種不安與不理性行為的社會環境;也由於少子化與高齡化,我們身處在一個不生不滅的世代。

2. 心理健康與否,取決於是否能夠正確覺知與適當表達情感,以及處理壓力。

by~ 林惠蓉 臨床心理師


1. 追求幸福的必要條件是先去瞭解自己,瞭解自己的思想、感受與行為是如何運作與互動,因此你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困擾,增加幸福感。這也意味著你會更健康、心情更好、人際關係更和諧,也會更喜歡自己。

2. 其實,我們試圖以改變別人或環境,來減輕煩惱或尋求幸福的做法,無非緣木求魚。人的安全與自由應該來自瞭解及掌控內心狀態,而非掌控外在的關係或環境。

by~ 張宏秀 資深心理治療師

文章標籤

se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認知ABC理論 - Actvating events,誘發事件;Beliefs,信念,即一個人對某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Consequence,結果。

情諸ABC理論 - A表示誘發性事件,B表示個體針對此誘發性事件產生的一些信念,即對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釋。C表示自己產生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

由於我們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們產生情緒困擾。如果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還會引起情緒障礙呢。

情緒ABC理論的創始者埃利斯認為激發事件A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後果C的間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即人的消極情緒和行為障礙結果(C),不是由於某一激發事件(A)直接引發的,而是由於經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所產生的錯誤信念(B)所直接引起。錯誤信念也稱為非理性信念。

引用自:心靈療癒自助手冊台灣Wiki

文章標籤

se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得整理:

蒐集與分析,以便能正確、快速地把所搜集到的情報過濾與整合,以做為決策的參考依據。

情報又可以依其對使用者的重要性概分為兩類:
一是 Must Have(必須要有);二是 Nice to Have(可有可無)。

就實務面來說,情報的蒐集固然重要,但資訊的解讀與分析一般會比蒐集情報來得更為重要與困難,畢竟,解讀情報的工作除了要瞭解情報所具有的意義與影響之外,解讀與分析情報人員的背景與經驗也會使分析的結果產生極大的落差。

解讀情報不應該只看表象,應該深入去瞭解所擁有的情報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才能得到關鍵性的影響因子,除了從自身的角度做評估之外,也可以從政府產業政策或是金融政策的角度來做判斷。

文章標籤

se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緒是個體受到某種刺激所產生的一種身心激動狀態。

引用自:心靈療癒自助手冊
人生就是要學習  

心靈療癒自助手冊  

歷史文章:

文章標籤

se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