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回答竟是驚人的一致。美國中產階級的大部分人,看同一部電視,崇拜同一群名人,吃同一種商標的罐頭食品,心目中有相似的偶像,甚至連他們的體重都同樣超標。這種驚人的相似性,使觀眾異常興奮,認為找到了知音。
實際上,他們不是知音,而是人生的複製品,是生活標準化的產物。如果有一個人和大家不一樣,就會被看成一個不合群的怪人,是一個異類。這一現象引起藝術家沃荷的興趣。他想起西方著名哲學家馬爾庫斯的名言:「現代社會的人都是單面人,是一種符號,是機械的複製。」
「複製」這個詞像閃電一樣,掠過他的腦海。現代生活中產品的生產與消費,不就是複製商品與消費複製品嗎?如果我用藝術的手法表現出商品的複製,豈不是很妙的獨創?
畫家在這裡想說什麼呢?他僅僅想調侃一下女星嗎?其實,作者想調侃的是製造明星的大眾傳媒與商業社會。
現代社會把所有的人都變成複製品,就像流水線生產的產品。人們每天吃一樣的東西,做一樣的事情。
引用自:世界著名圖像的秘密
se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柯比意不斷強調古羅馬在「規格化」上的遠見,在書中他提到:「當時羅馬的經濟有著佂服全世界的雄心大志。策略、招募、立法:秉持著規律的精神。為了經營一個大型商業場所,必須要採用一些基本、簡單、不可忽略的規格。」
2. 對柯比意來說,比例基準必須要依據人類身體的尺寸。他以「原始的住宅」的圖片為例,說明他的思考原點:「當時的人們為了進行測量,會用自己的步幅,或是手指、手肘、腳的長度來度量。藉用身體的手、足而訂出規律,於是創出了調整各個建築元素的比例基準。以這種方式完成的建築,由於與他的身體尺度相合,所以住起來舒服、使用上方便,成為一個合宜的居所。這就是符合人類的尺度。建築與人產生調和關係,這是很重要的事。」
3. 對柯比意來說,黃金分割比例代表了一種具有特殊價值的比例。「它所構成的韻律,是隨著人類的活動而產生。這些韻律是依照生命體的宿命,在人類的內在響起。而這個同樣的宿命,使得稚齡的孩童、老人、未開化的人和學者們,都畫出了黃金分割比例。」
引用自:現代建築與純粹主義大師 柯比意 Le Corbusier
se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